返回

职业指导

首页

海归别忘本土文化 就业创业教学处处有用

发布时间:2013-09-24 09:38:27

点击数:77427 次

近年来,海归连母语普通话都说不好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2013年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上,北极光创投公司合伙人邓锋就提出过,海归的定位是帮助把世界上先进的东西引进到中国,心里一定要有中国文化。实际上,在这个交往不断加强的国际环境下,对中西文化共同的了解,让海归回国后,不论是在就业还是创业方面,都更有竞争力。

就业:

“接地气很重要”

相对于创业,就业是大部分海归选择的道路。而国内不少行业需要与国外进行密切的交流,这对熟悉国外环境的海归而言是有利的时机。中国青年海归协会成都分会会长彭肖肖供职于四川电视台,她表示目前国内的媒体行业,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经验,特别是电视节目的运营模式,所以和国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作为有西方留学经验的媒体人就显得很有优势。

国外学习的知识要在国内顺利运用,就需要海归对国内的市场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彭肖肖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海归“接地气很重要”。海归若能适应国内的环境,不论是与外方谈判还是在与国内对接方面都将有竞争力。

创业:

“文化差异转换成竞争力”

海归回国创业很可能面临着“水土不服”的问题,只带回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却不熟悉国内的市场规则和商业环境,创业之路会更加艰辛。“水土不服”源自东西方文化差异,海归具有两种文化的教育背景,如果海归能够做到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融会贯通,可以使自身的视野更加开阔。

上海刘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王洁曾经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学习建筑专业,她表示,中西方在文化观念和习惯性做法上有区别,但既然选择回国,就要学着适应国内环境。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她说:“10多年的海外学习和生活,赋予了我东西方两种文化的教育背景,最终成为了一种创业资本。海归要学习将文化差异转化成自身的竞争力。”

科研教学:

“融贯中西,反哺中国”

多元文化的教育背景,也给在国内做教学科研工作的海归带来了许多优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林升栋教授有过多次访问国外高校的经历,在教学方面,林升栋认为,海归这个标签本身的光环就是一种优势。海归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可以将国外先进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移植到国内。与国外教师接触的经历,使他更注重如何将知识内化,真正提升学生个人的素养,而不是鼓励学生死记硬背。在科研方面,他说:“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国的大学教育要向西方学习,比如严谨的学术规范、尊重知识产权、师生平等对话、鼓励批判性思考等。”

林升栋从事跨文化及本土文化心理研究多年,他表示,西方社会跟中国社会本身有差异,海归回国后,产生不适应感是正常的。“广东人有一句话叫‘食得咸鱼抵得渴’,你既然想吃,就要有不怕口渴的勇气。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各有长处和短处,要调整好心态,不断尝试去融贯中西,将自己在海外所学反哺中国学子,也是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但他也提醒一些海归不要做“精致的功利主义者”,做事只重个人利益,玩弄中西双重游戏规则。

更多相关

中国涨薪最慢的8大职业 25-33周岁的女性职场尴尬期,该如何度过? 毕业三年后的跳槽之痒 秋季黄金周 完美跳槽全攻略 职场跳槽圣经:6大要素解析自己的含金量

返回顶部

首页 - 登陆 - 注册